大连理工大学
新生报到
     院系风采 
    |
     书院介绍 
    |
     本科生报到 
    |
     研究生报到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院系风采>>正文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热烈欢迎2025级新同学!
2025-07-04 15:07     (点击: )

【学院简介】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2023年10月由我校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程力学系与具有时代气息、焕发勃勃生机的航空航天学院整合组建而成,对于整合资源、集成学科群体优势、搭建创新大平台,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对于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新型学科、优化学科机构和拓展学科领域;对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学科实力】

拥有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4个,教育部平台2个,省级平台6个,市级实验室1个。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力学学科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师资队伍】

拥有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带头人,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程耿东、申长雨、郭旭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外籍院士1人,韩国两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大学联盟主席1人,国家级人才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学院拥有“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结构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结构优化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结构耦合分析与设计”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微纳卫星设计”、“飞行器智能控制与制导”、“飞行器气动弹性与强度”和“飞行器智能热防护技术”等科技创新团队。

【专业培养】

工程力学

培养将力学知识与航天航空结构工程、建筑结构工程、工程科学计算和工业装备结构分析等相结合的面向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班)

本专业是为纪念钱令希院士设立的高层次、复合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基础的高层次力学创新人才。目前已与美国UIUC、西北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签订“3+2”“4+1”联合培养协议。

工程力学(智算力学创新班)

本专业面向数智新时代下的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力学和智能计算基础的攻坚型创新人才,实现智算力学这一全新力学方向上的突破和长足发展。该专业与工程力学(钱令希创新班)享受同样的政策。

工程力学(国家基础学科强基计划)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端工业CAE软件开发、装备结构分析及智能制造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力学创新拔尖人才。实施“一对一”导师制。

工程力学(力学工科基础拔尖计划班)

本专业利用一流研究型大学和力学、机械一流学科以及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 CAE 软件、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培养工业装备领域基础扎实、多学科融合,具有实现从“0”到“1”突破性创新潜质的行业领军人才。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人才,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专业涵盖飞行器控制与制导、飞行器气动与推进、飞行器结构与材料等特色方向。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创新班)

培养空天科技战略需求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础,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倾力打造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创新班。聚焦未来低空飞行器、空天智能等发展前沿,构建"学科交叉、产教协同、国际融通"的特色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兼具深厚理论功底、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和前瞻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航空航天精英。

图片

【知名校友】

钱令希: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立民:固体力学专家、教育家

钟万勰: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耿东:中国科学院院士

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

郭 旭: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少奇: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

阳志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

图片

【就业情况】

就业行业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能源动力、软件研发、教育科研等

就业单位/毕业深造院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为等

图片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将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努力进取、勇攀高峰,努力培养顶尖学科和高水平实力学科,为实现我校建设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的目标作出卓越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