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1年),2011年获批国家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于201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是目前唯一的中日两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机构。两个学院共建学科、共同发展,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大型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
2023年10月,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重新组建,形成面向学科的“一体两院”运行机制。学院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一流。
软件工程学科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50人,超8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实验教师18人,其中正高级实验师2人,高级实验师3人。经过多年发展,涌现出包括国务院特贴专家、杰青、万人领军、长江讲席、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与教学名师10余人。
——国家杰青1人
——万人领军1人
——教育部领军人才2人
——国家优青2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
——辽宁省“兴辽英才”7人
——辽宁省教学名师6人
——宝钢优秀教师2人
学科排名


学科方向
学科规划基础方向:先进工业软件与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工程、泛在网络与智能感知、AI+教育
特软学院建设方向:智能无人系统嵌入式软件、CAD/CAE高可靠工业软件
特色学科交叉方向:海洋信息处理与计算

科研项目与奖励
2018年以来,学院累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课题180余项,其中以第一单位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杰青、重点、外专、原创探索等项目48项;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项目300余项,累计科研进款超过2.3亿元。
重点突破:
——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
——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
——基金委杰青项目1项
——国防纵向重大项目1项
——国防重点项目14项
——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其他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13项

学院聚焦学术前沿领域,积极举办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不断扩大学科影响力。承办包括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及高峰论坛、第十七届国际无线算法、系统与应用会议、第十七届中国物联网学术会议、全国网格生成及应用研讨会等。
其中,面向海洋真实环境的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下机器人盛会。

平台建设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智能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辽宁省泛在网络与服务软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海洋智能系统与高端芯片工程研究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大连市智能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大连市大数据与机器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健康医疗智能计算联合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卡迪夫大学先进计算与智能系统实验室
校企合作平台
——大工-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科学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大工-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嵌入式软件联合实验室
——大工-北京萌特博智能机器人智能机械超视觉计算联合实验室
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热烈欢迎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