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新生报到
     院系风采 
    |
     书院介绍 
    |
     本科生报到 
    |
     研究生报到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院系风采>>正文
【建筑与艺术学院】热烈欢迎2024级新同学!
2024-06-28 15:23     (点击: )

“建”微知著 “艺”见如故

2024级新同学:

欢迎你们!

十年寒窗终成就,一路艰辛跋涉,你们终于迎来了人生新的起点。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你们带着青春活力,怀着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来到了大连理工大学,来到了朝气蓬勃的建筑与艺术学院。这里是文明的殿堂,是知识的海洋,是人才的摇篮,希望你们以奋斗迎接光明,用微笑对待生活,踏上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开始抒写人生奋斗新篇章!

建筑与艺术学院建院40周年以来,一直秉持着传统与创新并重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传统底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这里,你们将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与前沿创新技术,深入探索传统魅力,参与实际项目实践,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大学生活是一段宝贵的时光,也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在这里,你们将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鼓励每一位新生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活动,不断探索自我,发现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一员,你们将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我们期待你们在这片充满创意的土地上,用你们的智慧和汗水,绘制出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建”微知著、“艺”见如故,这不仅是隐含着学院名称的两个词语,更蕴含着学院对大家的期许和希望。

愿你细致思考,见微知著。

愿你爱你所学,一见如故。

最后,祝愿所有新生在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收获知识、友谊和成长,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一、学院简介

建筑与艺术学院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建校初期大连工学院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组,1983年学校向教育部申报重建建筑学专业,很快得到批准,于1984年10月正式成立建筑工程系。2002年,学校批准成立建筑与艺术学院。2009年成立城市规划系,2011年成立工业设计系。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等6个本科专业,均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在学科评估中位列B档(全国11-15位次)。学院拥有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均为省一流学科;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建筑、城乡规划、艺术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建筑学为龙头、兼顾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多学科专业平台。

二、学院构成

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强,骨干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

学院教职工总数为109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正高30、副高47、讲师21),博士后5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机关工作人员10人,学生辅导员(本、研)5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40人,其中本科生811人,硕士研究生481人和博士研究生48人。

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工业设计系、艺术系四个系,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6个专业。

三、实验室和平台

学院实验教学依托两个实验中心完成,包括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共设16个实验室。总使用面积1564 ㎡,设备数量1040,设备总值1233万元,开设实验项目数64项,年均实验57100人时数。

四、国际交流

学院治学严谨,学风优良。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型教学,开拓国际化培养新途径。基于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高校平台,和专业特点以及,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与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多所高校有紧密的教学往来,每年选派多名本科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交换学习。与罗马大学建筑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签订了院际合作与交流协议。组织“国际设计工作坊”教学和出国出境项目,约30%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出国出境交流机会,这一比例在全国同类专业名列前茅。

五、建筑类专业概况

建筑类专业分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专业学制均为4年,大类培养集中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分出工业设计专业,第二学期再分出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本大类中的所有专业均为“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1.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培养符合我国城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以建筑学专业评估标准和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要求为基本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之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知识,具备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应工作的较强工作能力。

2000 年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复评均为优秀;2020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

专业借助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注重通识教育,发挥学院艺术类学科的特色优势,提高艺术素养。依托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学科的交叉优势,培养宽厚的专业综合素质。

根据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和办学规范修订培养方案,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基础训练、综合提高、实践创新”三阶段递进式教学平台;建立以主干课为核心,相关课多线协同,突出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依托科研方向构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可持续建筑与建筑物理环境、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数字技术、 环境行为与城市更新、住区规划与城市设计 6个教学团队。

建筑学专业毕业去向多元,有57%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28%,出国读研29%,40%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另有3%的学生选择读取双学位等。

就业行业:建筑、科研、教育

就业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等

国内深造: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

国外深造:库珀联盟、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

2.城乡规划专业

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国家本科教育评估也获优秀通过,并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专业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相关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从事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规划、景观园林系统规划的较强工作能力;能够参与区域规划、城市经营开发、房地产策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培养符合我国城市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规划人才。

专业大约有45%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30%,出国读研15%,50%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另有5%的学生选择读取双学位等。

就业行业:规划、建筑、科研、教育

就业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等

国内深造: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国外深造: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

3.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所在学科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日本千叶大学、九州大学设计专业互为友好合作单位,毕业可推荐保送两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培养从事交互设计、智能产品、体验服务等新兴互联网科技领域设计研究以及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工业装备、家具、日常生活用品等传统工业产品领域设计研究的全栈型设计人才。

专业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强势工学背景,逐步发展出跨学科交叉合作、理工与艺术兼容并蓄的专业发展特色,现已建设成为学科层次高、师资力量雄厚,生源质量及就业状况好、教学水平高,在创新创业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强势专业。形成了以智能产品与交互、新能源交通工具为特色优势的专业发展方向。作为跨学科的交叉专业,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将创新、技术、商业、伦理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

专业设有国内一流的产品造型实验室及智能交互实验室,并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产品制造企业建立了产学战略研究合作关系。核心课程包括开源硬件与编程、交互设计、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等。

专业大约有62%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24%,出国读研38%,38%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等。

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中在全国228所院校中排名第4位。

就业行业:产品设计、互联网、汽车制造

就业单位: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三星等

国内深造: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国外深造: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

六、设计学类专业概况

艺术设计大类包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三个专业,大类培养第一学期分出雕塑专业,第二学期分出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个专业学制均为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大类中的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雕塑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获得国家质量工程、省质量工程、省第一批转型试点专业等一系列建设支持。

专业培养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房地产设计管理、游乐场设计、高科技家居产品开发,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设计驱动创新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有艺术设计史、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软装饰设计、材料构造与工艺。搭建进阶式课程体系,培养系统的环境设计观。借助学院多学科优势,建立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四位一体的“大环境”概念。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社科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质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专业大约有55%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35%,出国读研20%,40%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有5%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就业。

就业行业:建筑、装饰、景观、教育

就业单位:万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有限公司、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奥雅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国内深造: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国外深造:南加州大学、旧金山艺术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米兰理工大学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辽宁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标识及企业形象设计与建构、文化产品开发、宣传招贴视觉设计等传统产品以及交互界面设计、游戏视觉设计、媒介综合设计等新兴媒介视觉设计研究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专业教授内容为公共视觉语言应用设计与视觉文化创意的理论与方法,涉及图形语言、视知觉、人文历史、材料学、艺术设计史等专业知识,将人类的文化、智慧、艺术创造等文化财富形象化,创造更具时代特色的视觉表现形式。本专业注重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同时拥有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视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突出以坚实的专业基本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前提,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核心课程:字体设计、图形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媒介综合设计、动态视觉设计等。

专业大约有55%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35%,出国读研20%,40%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有5%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就业。

就业行业:传播、网络、设计、教育

就业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网易公司、腾讯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正邦设计

国内深造: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境外深造:旧金山艺术大学、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多莫斯设计学院

3.雕塑专业

雕塑专业注重对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扬和对现代雕塑的借鉴与拓展,依托综合大学平台优势,打造艺术与科技的特色平台,构建造型艺术创作实践的高水平艺术家培养摇篮。

培养运用传统材料塑造可视、可触、静态的三维艺术形式或采用新型媒介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制作反传统的多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科技雕塑等进行艺术创造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艺术创作、公共艺术、雕塑工程、影视动漫等领域发展的新型艺术创作专业人才,同时突出工科背景下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每年级、每班级均设有人均5平方米的各自独立的专业教室,设有造型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等大型实验室。专业大约有45%左右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国内读研35%,出国读研10%,45%的学生选择本科就业,10%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就业。


就业行业:艺术、教育、设计、企事业单位

就业单位:山西农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风汽车集团、大连博涛公司、风云工坊等

国内深造: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

境外深造:巴黎MJM高等设计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等

七、文体志愿活动

传统课堂执笔书画,严谨精湛;第二课堂驰骋百态,多姿多彩。建筑与艺术学院团委下设组织建设中心、理论宣传中心、实践服务中心、综合事务中心,学生会下设权益部、学习部、文化部、体育部。部门各司其职,协作并进,共创建艺多彩华章。

在建筑与艺术学院,我们深信文体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活力、鼓励创新的学院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学院团委在积极运行学校关于本研一体化改革背景下的新型学生会探索,各部门协同运作向上发展,结合学校“全面发展、多元成才、分类卓越”的育人思想,研究生会始终坚持以理念革新引领工作创新、以深化改革引领模式变革、以安全稳定保障研会卓越、以队伍有力保障工作实效。

建艺学院的体育精神是“健康、活力、卓越”。大连理工大学拥有先进的体育设施和专业的教练团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包括篮球、足球、游泳、田径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建艺学院不仅有八斗之才,更有钢筋铁骨。建艺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领地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学校“精英杯”男子篮球比赛中奋勇拼搏,在“刘长春杯”运动会上摘金夺银,建艺学子的身影活跃在学校各大体育赛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展现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艺术在这里绽放光彩。余音绕梁,曼妙多姿,精彩的艺术文化活动均离不开文化部的筹划。建指高峰,艺览霓岚;迎新盛宴,且舞且歌。精英起于建艺,发于文化,文化部的他们正用青春的力量续写属于建艺的故事!近两年,建艺文化屡创佳绩,峰岚杯勇夺云霓组一等奖,悦动杯暨阳光杯大赛啦啦操、体育舞蹈均斩获二等奖。我们鼓励学生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无论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在画布上的创作,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展示的机会。文体开花,学思并行,一路走来建艺荣誉比肩,蹊满琳琅。期待你的加入。

同时学院通过举办特色的文体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服务学生需求为宗旨。逐年开展各项学院活动,迎新晚会、草坪音乐节、毕业歌会等学院特色活动,为本科与研究生创建较好的文体交流平台,在文化中培养美育、体育中增进友谊,同时在本研统一带动的模式下实现新的模式驱动赋能转型,在各类校级活动积极搭建平台获得较好的反响。

学校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特色文体活动,如心理剧、诗朗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无论是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还是在舞台上尽情演绎,建艺学院都是学生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能力,展现才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参与文体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提升了艺术修养,更在团队合作、领导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宝贵的财富。文体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熔炉。我们诚邀每一位有梦想、有激情的学生加入我们,在这里释放你的潜力,展现你的才华,与我们一起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

“和志趣相投的人,做慷慨奉献的事”,大概就是成为一名志愿者最希望的样子。面临严峻的疫情,我校为满足学校的水果供应与需求,成立了平价水果超市,由于工作人员不足,建艺学院也积极热情地组织起学生志愿者队伍协助水果超市的运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积极为学校和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立于2017年10月的筑梦艺彩志愿者服务队用斑斓的色彩点缀着身边的世界。党员之家、凌水社区等地的墙绘出自他们之手,别出心裁的“井盖彩绘”也是他们的创意。抗“疫”期间,他们秉持着 “热爱公益,从心出发”的信念,自发地组织起校园“井盖绘活动”,携众多具有突出绘画特长的同学用简单的画笔和富有创意的头脑,勾勒出细腻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宣传着抗疫和奉献精神,同时为大工学子的校园生活多点缀一份色彩,体现了疫情期间建艺学生的乐观态度和创新精神。他们所获得荣誉和表彰,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十佳服务队、大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辽宁省“美丽乡村专项行动”优秀组织单位等奖项都是对他们志愿之心的肯定和赞美。

为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建艺学院开展了主题为“同伴教育”的志愿服务技能与知识的培训,由志愿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亲身授予相关技能的培养。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第二届大工银杏文化周的盛大开幕无疑是大工秋最美的画卷……银杏光影摄影大赛、诗坛朗诵会、银杏记忆速写等等活动为这个季节添了一抹亮色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片片落叶堆砌、串联灿烂金秋十月、张张镜头汇集、勾勒大工醉美秋季、循眼前秋日路线、大工秋日的盛大登场令无数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进来,惊鸿一瞥的金黄是大工秋日的灿烂华章。

学院秉承大工优良校风,保持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速学科建设发展,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筑艺术教育,探索建筑学科与艺术学科发展的合理结构,努力建成与国际接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建筑艺术学院。

八.科研交流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声誉,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科研项目,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为了营造和活跃学术氛围,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与国内学术机构、高校、各大单位共同合作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活动和重要讲座,建筑与艺术学院积极促进了学术创新与深度交流,深化了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和领导地位。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深邃的学术海洋中,建筑与艺术学院以多元化的“建艺讲坛”系列活动,汇聚了国内外建筑艺术领域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学术交流的浪潮。这些讲座涵盖了多个前沿领域,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边界,推动未来建筑与设计的创新发展。例如,“建艺讲坛”《从城市规划到智慧城市——时代变革与未来展望》,聚焦于城市发展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探索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优化城市设计,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化挑战。这一讲座不仅关注技术的前沿应用,还探讨了智慧城市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影响。“建艺讲坛”《培养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的高层次设计人才》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视野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国际学者的分享和案例研究,学生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设计 市场 就业》“建艺讲坛”直面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探讨了设计行业中的就业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一讲座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的动态和行业的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前瞻性视角。

建筑与艺术学院不仅通过“建艺讲坛”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还积极举办了“‘筑研杯’博士生学术论坛”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交流机会。博士生学术论坛作为学院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2023年12月举办的第五届“筑研杯”博士生学术论坛,汇聚了来自建筑与艺术学院及其他高校的220余名硕博研究生。论坛上,专家学者们通过探讨、交流、汇报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术观点,并将优秀设计成果进行海报展示,深受参会学生和专家好评,为培养未来科研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研学于心,集术于行”,建筑类学科40周年暨院庆活动——对外交流系列讲座是建筑与艺术学院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学者的参与,他们的精彩演讲和深度讨论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通过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我院师生的学术知识,拓宽了国际视野,也为学院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创新思维。除此之外,学院积极邀请校友们返校参与“大工校友讲坛”,分享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观点。校友们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行业洞见,为在校师生带来了宝贵的启发和指导,不仅增强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情感认同,也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和学术合作的平台,优秀校友的行业经历对学生们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规划支撑创新、创新赋能规划”,学院近期顺利参与协办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从学术、理论、学科的角度探讨总体规划如何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如何通过科技驱动提高规划效能和质量,如何推动规划自身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会议共包括学术报告28项,其中大会主旨报告5项,4个平行分会场报告23项。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规划管理和编制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现场参会。会议同步网络直播,主旨报告和分会场一累计观看1.59万人次。

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指导下,建筑与艺术学院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科研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学院的学术氛围,还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与转化,提升了建筑与艺术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建筑与艺术学院将继续开展各类覆盖力度强,辐射面极广的学术交流活动,力求为学院学生提供开阔的学术眼界,增强交流机会。秉承大工优良校风,保持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速学科建设发展,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筑艺术教育,探索建筑学科与艺术学科发展的合理结构,努力建成与国际接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建筑艺术学院,为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